close

red_pencil  

一般來說,若組織將「管理人事」提升到「人力資源管理」或「人力資源發展」的層次,

可以顯示它原本將「人」視為「事」,也就是把「員工」認作「費用」或「負債」,搖身一變成為「資源」或「財富」。

能有如此的質變,那教育訓練(training)就由「燒錢」躍升為「投資」,目的為提升員工的績效與競爭力,為組織創造更好的有形及無形收益。

若只做了訓練,卻不知它對組織有何用處,或不了解員工有哪些能力的提升,如同到吃到飽餐廳用餐,吃得飽飽的,卻不清楚到底吃了哪些東西一樣的不合理。

因而,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,我們期望錢都能花在刀口上,換句話說,訓練的效果是需要評估的,

除了解每一筆訓練費用是否都用於提升工作績效之外,它對於未來訓練的規劃、確認人資部門的貢獻、增強學習效果均有正向幫助。

 

學界與業界最常提到的訓練評鑑,莫過於1959年時威斯康辛大學 Kirkpatrick 教授提出的4層次評鑑模式,簡而言之,就是將訓練評鑑分為「反應、學習、行為、結果」4個層次:

1.反應(reaction):評量受訓者的滿意度與反應,如滿意度調查。

2.學習(learning):評量受訓者學到的知識、技能或態度,如測驗、檢定或實作。

3.行為(behavior):評量受訓者將所學應用到工作上的情形,如觀察受訓前及受訓後的改變。

4.結果(result):評量訓練對企業最後造成的實質貢獻,如判斷業績是否提升,並計算投資報酬率(Kirkpatrick, 1994)。

 

就資訊價值而言,「反應」最少,「結果」最多,因為雖然了解受訓者的滿意度,但其他面向(如學習效果)均一無所知。

是故,組織欲了解訓練的成效,建議至少須進行到「學習」層次,訓練才能「叫好、叫座、又有收穫」;

若學習的是態度面或難以測量的項目,則應考慮忽略「學習」層次,進一步落實「行為」層次的評估。

 

個人認為,若能將訓練成果與績效考核做一相關性的連結(如訓練成果優異,考績酌予加分),

相信員工才不會抱著「逃避工作,只是去上上課」的心態參與培訓,

訓練評鑑也才能發揮它的效果,促使勞資雙方彼此的效益極大化。

 

參考文獻:

Kirkpatrick, D. L. (1994). Evaluation Training Programs: The Four Levels. San Francisco: Berrett-Koehler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泰上老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