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raw_answer 

我們曾在「這樣圖解就對了!培養理解力、企畫力、傳達力的20堂圖解課」一文中,

呈現了各式圖解方法及實例,

終其目的是將長篇的文字轉化為清楚易懂的圖形,

使對方能很快瞭解內容。

 

本書重點稍有不同,

主要是曾在外商策略顧問公司工作的作者,經由製作超過75,000筆資料的經驗,

歸納了「實現夢想的PPT法則」,

藉由P→P→T的步驟完成資料的圖解與歸納,

傳達給客戶將更為事半功倍。

 

先介紹什麼是「PPT法則」:

P = Purpose:目的(目標明確)

P = Process:過程(分析實現夢想的步驟)

T = Teamwork:團隊合作(讓自己成為他人願意協助的人)

以登山為例,目的即為「山頂」、過程即為「通往山頂的路徑」、團隊合作即為「登山夥伴」,缺一不可,

請詳「PPT圖解(日文網站)」。

 

作者認為,為了能階段性地朝目標邁進,

建議「一個主旨設計一張A4圖解」,

不但每次聚焦於一個問題與解決之道,

更能使自己與觀眾更為專注。

 

一般上班族想必都會使用Powerpoint這類的簡報軟體吧,

但是內容是否言簡意賅、色彩是否對比清晰、傳達時是否清楚易懂,

相信一看到成品,高下立判。

如同下圖所示,以文字形式雖然能「詳細列舉」(還真像七言絕句),

但是,以圖像及色彩形式呈現重點,是不是更能吸引觀眾,使傳播的效果更好呢?

 

diagram 

 

接下來,作者提到「圖解的三大步驟及五大訣竅」,

也就是:

1.條列重點

2.分門別類

3.依「五大訣竅」分類

而「五大訣竅」則是:連結、重疊、並列、比較及分解

這五種方法均與「這樣圖解就對了!培養理解力、企畫力、傳達力的20堂圖解課」文中的實例相似,

在此就不再贅言。

 

書中更對於「PPT法則」各有對應的圖表,

以下各舉一項供讀者參考:

1.目的(P):如【確認自己的存在價值:Why.What.How樹圖】。

 此圖即是以一棵蘋果樹為比喻,用以分析個人問題,其代表意義如下:

 (1)Why:為什麼感到不滿?(問題的基本原因=樹根)

 (2)What:用什麼方式解決不滿?(解決方法=果實)

 (3)How:如何具體行動?(支撐樹根和果實的樹幹)

 如下圖所示:

why_what_how_tree  

 

2.過程(P):如【Have to與Want to連結圖】。

 朝目標前進時,總會有些「不得不做」的事,

 若總是愁眉不展、憤世嫉俗,則不只影響自己的情緒,更容易造成品質不佳的疑慮。

 因而,自行找出「連結之橋」,讓自己心甘情願變成「想要去做」,不啻是轉換心情的絕佳方法。

 如下圖所示:

 

have_to_want_to  
  

3.團隊合作(T):如【GARPFS法】。

 這是一套講究邏輯條理的方法,可以用來說服別人。

 此法的含意為:

 (1)G=Goal:擁有共同的目標和認知。(目標要明確)

 (2)A=Analyze:分析達成目標的方法。(用何種方式調查)

 (3)R=Result:經田分析得到的結果。(調查的結論)

 (4)P=Propose:根據分析結果提出企畫案。(目標實現的價值)

 (5)F=Future:企畫案執行後的未來。(目標實現後的好處)

 (6)S=Schedule:執行企畫案之前的計畫表及具體步驟。(按照何種步驟執行)

 如下圖所示:

GARPFS法  

心得:從蘋果日報及各式傳媒的風行,圖表對於資訊爆炸時代的重要性不言可喻,與純文字傳播時代已不可同日而語,

不論是想法呈現、概念的具體化、分類歸納、化繁為簡等用途,

在在可以輔助我們達成「訊息傳達」的目的。

從管理領域必學的SWOT分析,一直到本書提到的種種相應圖表格式,

從自己觀念的釐清,以致於簡報的設計,

已經是今日工作崗位上不可或缺的顯學,

因此,試著動手「視覺化」資料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泰上老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