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mass_communication

上星期參加一所大學傳播科系實習媒體的授證典禮,

也就是另一種型態的畢業典禮(授予實習證書),

受證的大四同學大多就讀於傳播科系,

並在實習媒體(如電視台、廣播電台、攝影暗房、新聞報等)接受完整的訓練,

在實習的2~3年中,不啻是充實專業知能、累積工作經驗、印證所學的最好機會。

 

在典禮上,不論是師長、助教、畢業生,還是在校生,幾乎都流下感謝、不捨的眼淚,

雖然自己從未有實習工作的經驗,

但是,可以從自身的社團經歷與團隊經驗中推想,

那種同甘共苦的革命情感,絕對是歷久彌新的珍貴回憶。

 

然而,我對這群充滿工作熱忱及承載傳播專業的學子們,

希望在他們正式進入社會前,想與其分享一些心得。

期許同學們在傳播業界永保「工作三感」,分別是:高感度、高感性、共感性

而上班族的朋友,對!就是您!也可以了解一下其內涵,再進行自我檢視。

 

「工作三感」的內涵是:

一、高感度

處於傳播業界,對報導題材的敏銳度與感受力必須不斷加強,

以即時判別該事件之新聞性,是否值得傳播出去。

此外,無論使用何種方式(文字、照片、聲音、動畫、影片)傳播及呈現,

對於任何媒介形式均要保持高度敏感,

以避免發生「風中蟾蜍」這類貽笑大方之事。

 

個人認為,欲培養「高感度」須先大量蒐集及接觸資料,

秉持「停、看、聽」之原則整理為資訊:

1.適度「暫停」,才能思考、分析、比較與校正;

2.閱讀第一手文件、相關報章媒體,並前往現場「眼見為憑」;

3.兼聽各利害關係人說法,以釐清真相,可免於「成一家之言」。

再以小心謹慎的態度傳播、報導或呈現。

「停、看、聽」的高感度訓練原則,也是上班族朋友提升感受力的參考作法。

 

此外,具備「高感度」才會衍生「細膩度」

怎麼說呢?舉個例子:

如果讀者看過本土連續劇,會發現在撥放片頭及片尾曲時,呈現的演員名單往往都是一成不變的,

也就是說,即使某角色在某一集未出現,該集演員名單中仍會呈現該角色(演員)姓名。

但您若仔細看過日本偶像劇,則會發現每集的演員名單一定都不同,

只會呈現該集出現的所有角色(演員)。

雖然這只是小處,卻能看出兩者精細程度的不同,

是故,高感度即是「在細節處用心」

 

二、高感性

以電視新聞主播為例,

除了專業的口條與理性的陳述事實外,

對於播報之議題,是否能更深入瞭解背後的動機與故事,

也就是「畫虎畫皮也畫骨」。

 

對於弱勢族群,或許能用更多關懷的口吻;

對於奸惡之徒,或許能用更多批判的語氣。

讓「傳播新聞」絕非照本宣科或望文生義,

而是猶如帶有溫度的青史之筆,針砭時事,揚善也抑惡

使觀眾不但瞭解事件的始末,也能得知電視台與主播賦予的觀感與態度,

更能肯定「融入人性的新聞」。

 

對上班族而言,近年來「美學經濟」概念興起,

不管是溝通、協調、行銷或傳播,

光靠理性進行上述事宜,將容易窒礙難行,

因為觀眾及消費者不想被「說服」,只想自行判斷是否「認同」

是故,如何「說故事」、釋出「誠意」與維護「形象」,

似乎成為呈現高感性的一大顯學。

 

其實,高感性的表現就是「貼近人心」、讓別人體會到自己的關心與服務,

換句話說,是否能察覺並熟記顧客的細微需求,並予以滿足,

當合乎甚至超越客戶的期待時,對方才能「信任」,甚至「依賴」自己,

如此方能維持長遠的客戶關係。

 

三、共感性

其實就是「同理心」;此名詞由日本心理學大師伊藤友八郎於「職業適性診斷測驗」中提出,

該測驗歸納了12項人格特性,可由此瞭解

據個人觀察,以往許多現場採訪的記者較缺乏此特質,

所以常有採訪發生意外者的家屬,詢問「目前感覺如何」的天兵舉動,

或是問題尖銳、一副得理不饒人,打算把人逼到牆角予取予求的言語侵略行為,

不啻缺少了「共感性」。

 

說穿了,並非「人飢餓30、己飢餓3小時」或「親身體驗颱風威力」才是此特質的表現,

只要能夠設身處地,把對方當做自己,

想想自己能否忍受「自己即將對他人做的事」

相信就能逐漸培養同理心。

 

孔子說:「己所不欲,無施於人。」

我們是不是可以換個角度想,「那己所欲,就真的可以施於人了嗎?

上班族的朋友,工作時往往須「對事也對人」,

以「共感性」來處理職場上的應對進退,想必是不錯的生存之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泰上老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