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林:「工作也可以設計喔?以前都嘛是上級叫我做什麼,我就做什麼。」
小陳:「你那個叫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跟當兵一樣不求甚解。」
小林:「如果可以設計的話,麻煩幫我把工作設計得少一點、輕鬆一點。」
小陳:「想得美呢,不過工作的設計的確會影響績效表現喔!」
工作設計通常是指「將任務組合成完整工作的方法」,有點像是堆疊樂高積木一樣,巧妙各有不同,
由於任務會有不同的組合,故工作設計也就不盡相同。
理想的狀況,是應依照員工的工作能力與技術層次,安排相對應的工作任務,以符合組織及部門的目標,
不過,並非在同職位的員工都能有相同能力,故需透過「工作再設計」能改善此一問題。
工作設計另外也提及下列2項之規劃與安排:
1.工作空間:依照員工的職級(如主管有專屬辦公室)、工作性質(如團隊成員的座位距離)、隱私(如隔板或屏風)等來決定。
2.工作時程:可區分為壓縮工時(如每週工時由5天各8小時,調整為4天各10小時)、彈性工時(上下班時間不定,如某些業務人員)、工作分享(如3班之輪班制)、電子通勤(透過網路與辦公室連線,不在公司卻能完成工作之型態,如自由作家)。
工作再設計一般是指「改變特定或相關性的工作,以增加員工工作經驗品質和生產力」,
其主要目的在於減少員工倦怠,能使工作更為多樣化並具有挑戰性。
可分為以下3類:
1.職務輪調:普遍來說是指水平方向的工作改變,也就是與升職、降職無關,而是平行移動,如由人事部專員調至行銷部專員,職稱不變,但工作職掌改變。其優點為擴大員工視野,使其對組織能有更廣面向的了解;其缺點為增加訓練成本,並於適應期中短暫降低工作效率。
如:杜邦公司的人才培育制度即涵蓋本項,其先規劃具潛力者5~10年的生涯路徑及目標,檢視缺少哪些歷練,以探討其1~2年該調整什麼職務、3~5年須具備何種能力,循序漸進,期培養優秀的接班人才。
2.工作擴大化:主要是將工作內容往水平方向擴大,也就是增加工作的項目、作業數目或重複頻率。但是,雖然工作範圍變多了,工作也越來越多樣,但不見得能提升工作的意義與挑戰性,可能只會造成員工的排斥與壓力。
3.工作豐富化:針對工作擴大化的缺點而改良,另增加垂直方向的工作內容,也就是增加工作的權限或深度,使員工對自己的工作具有控制權,並肩負起某些由主管進行的規劃、執行與評估等職責。對員工來說,不啻是增進員工的獨立自主、責任感,以及增加自信與成就感的方式,並可自我評鑑以進行反省及修正。
參考資料:
1.李青芬、李雅婷、趙慕芬(編譯)(2002)。組織行為學。台北:華泰文化。
2.黃靖萱(2010)。杜邦 十年養成接班人。天下雜誌,457,200-20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