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何飛鵬先生的「自慢」一書中,「『好用』的人正當紅」一文曾引來正反兩方的激辯,
到底在職場上當個「好用」的人,還是當個「有用」的人?
筆者來談談自己的想法。
所謂「好用」的人,態度開放、可塑性高,或許不是樣樣精,但至少願意學習樣樣通,是屬於重「量」的多專長者;
而「有用」的人則精於自己工作領域,或許其他領域完全沒涉獵,但至少在工作專業方面,有其「自慢」之處,是屬於重「質」的少專長者。
「好用」或「有用」,並非零和遊戲(Zero-Sum Game),個人認為,要先成為「有用」,才能談「好用」。
若是自身的本職工作不專精,只想著各種知識都學一點,猶如蜻蜓點水,又似走馬看花,又何來「好用」之有?
那充實工作專業之後呢?
記得以前就曾有T型人才與π型人才的說法,T型代表的是單專長,π型代表的則是雙專長。
但因應日益複雜的工作環境,與資訊十倍速的現代社會需求,
據筆者觀察,現在需要的是「卅」型人才,也就是以3項能力為經,工作專業為緯,工作專業貫穿此3項能力,
如此,面對各種狀況時,方能處變不驚、應付自如。
這3項需培養的能力分別是:
1.忍受挫折並承擔壓力的能力
工作負荷重、期限緊急、上級壓榨、同事不配合等等的限制,考驗著自己的EQ,也只有盡力咬牙硬撐,才會在不知不覺中克服。
2.尊重團隊並樂於合作的能力
再怎麼樣單打獨鬥也贏不了團隊的分工努力,所以,尊重團隊決議,並願意放棄小我的不便,才能成就團隊大我的勝利。
3.溝通協調並解決問題的能力
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,只有不願意嘗試解決的人,真心不會總是換到絕情,是故,用心溝通,找出雙贏的地帶才是最佳辦法。
個人認為,具備工作專業以及上述3項能力後,才能稱之為「能者」。
有人說「能者多勞」,的確,能者「能」做許多事,卻不見得「願意」做許多事。
因為「能者多勞」常建立在「同酬不同工」的前提下,導致能者心生怨懟,總是感嘆別的同事早早收工,自己的事務卻永遠做不完。
很多時候,那並非工作效率的問題,而是管理的手段與方式有不恰當之處。
若在績效評核與獎懲制度還不到位的情況下,「能者」和「不能者」的工作情況有如M型排列:
前者的工作量只會越來越多,後者只會越來越少;前者的考績及格標準越來越高,後者只會越來越低;前者吃力不討好,後者討好不吃力。
於是,「能者」的工作士氣逐漸磨耗,一段時間後容易萌生調職或另投明主的念頭;「不能者」則食髓知味,得寸進尺,持續擺爛到海枯石爛。
是故,人資工作者的重頭戲來了。
檢討現有制度的缺失與不足,打造「多少工得多少酬」的工作環境,符合管理者對績效的要求與期待,
促使同仁不再有「打混者亦若是」的觀感,
方為增進同仁士氣、帶動整體向上提升的最佳實踐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