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諱言,「說話」在職場上是很重要的工具,可說是「好的話語讓你如沐春風三生有幸,差的話語讓你患得患失烏煙瘴氣」。
尤其是「溝通至上」掛帥的現代組織,不會說話就像是「不想溝通」。
遙想孔子告訴我們的,「巧言令色,鮮矣仁」、「剛毅、木訥,近仁」,
似乎不太適用於現今的台灣職場。
因為「一支嘴猴蕊蕊」的人常是步步高陞,
反倒是大多數信奉「沈默是金」的芸芸眾生,總是「堅守崗位」,職位也就數十年如一日,
在職場如戰場的現今社會,前述的「仁」或許該詮釋為「麻木不仁」或「殺身成仁」吧?
但是,我們毋需羨慕或嫉妒很會講話的人,
就像電影【王者之聲】給我們的啟示,好的口才需要不斷訓練,
想在職場佔有一席之地,「說話」的鍛練絕不可少。
本次參與的演講,是由楚雲先生主講,
他是知名廣播節目主持人,曾獲3次廣播金鐘獎。
他的發音字正腔圓,抑揚頓挫清晰,聽起來非常享受。
(註:可參考這段影片→Good TV專訪楚雲)
以下分享楚雲先生的演講內容:
一、前言:
依楚雲先生的觀察,很多人用手機聊天,是因為「寂寞」;也因為「寂寞」,想確認在自己以外,有沒有其他生命,所以積極找尋外星人蹤跡。
楚雲先生說:「語言離開口之後,就有它自己的力量。」
大家可以回憶一下,自己永生不忘的話是什麼?是「稱讚」還是「責罵」,所以不要忽視語言的力量。
二、語言的聲音:語言具有「音樂性」。
1.清晰度
聲音若具備飽和度,就能呈現真誠、有線條,才能使別人留下印象,進而聚焦自己的說話內容;而說話的首要是:「有自信」!
說話者所處的地理環境造就語言性格:
(1)北方口音:沒水分,講話「乾燥」,如「~啥?」
(2)南方口音:多水分,講話「拖泥帶水」,如「~呢!」「~啊!」
自我練習:
(1)ㄓㄔㄕ→捲舌音;大的、嚴肅的不用→兒話音;ㄥ→鼻腔發音、ㄣ→喉嚨發音,可練習「中興(ㄥ)新(ㄣ)村」。
(2)如「觀(ㄎㄨㄢ)光(ㄍㄨㄤ)」2字同質性高,不易發音,故須創造異質性,可在「光」字加重音;又如「官(ㄎㄨㄢ)方(ㄈㄤ)網(ㄨㄤˇ)站」,可在「方」和「站」加重音。
2.悅耳
講話要有韻律、節奏,務必配合呼吸,不要斷句在不該斷的地方。
練習唸「唐詩三百首」,熟悉五言及七言的斷句。
想治療口吃?大聲唱歌吧!
三、語言的意義:語言具有「圖像性」。
說話應說得精確,勿以偏概全。
製作自己「語標」,也就是口頭禪;個人良性語標即是自己的語言風格。
想用說話來塑造形象,須掌握「造型、顏色、動態、質感」等特質,如:梅花→枝幹蒼勁糾結;桃花→顏色美麗;櫻花→落英繽紛。
善用「類比」:用已知形容未知,乃最經濟創造形象的方法。
向知識份子說話時,由於其喜愛抽象的事物,故可多運用想像力、連結力達成。
四、語言的句型:語言具有「戲劇性」。
具備同理心的方法:千萬別用「你錯了」3個字,請置換為「站在你的立場,你沒有錯;但是我認為...那你認為如何?」
現代人不喜歡命令語氣,而喜歡被詢問、有選擇性;當你提出了選項,表示將主權交給對方。
楚雲先生說的佳句:
1.「生命最可怕的不是受傷,而是孤獨」。
2.「當痛苦不再孤獨,就容易過去」。
3.「人最期待的對待是『同在』、『陪伴』」。
4.「印度半島撞在亞洲大陸,造就世界第一高峰;若生命遭遇了痛苦,表示將創造美麗的高度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