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這個主題可以節錄為以下部分:
簡述如下:
1.員工訓練:
協助員工對當前的工作能獲致更佳的效能,故其焦點為工作技能的要求。
而培訓員工時,常以工作中訓練(on-the-job, OJT)之措施,即是邊學邊做,方能減少人力與時間成本之浪費。
主管或資深員工欲培訓資淺員工時,可採取教程安排、短期績效導向的教練制(coaching),或是教導啟發、長期發展導向的導師制(mentoring)。
2.員工發展:
為確保組織內部有滿足未來所需的人選與職能條件,其焦點為組織內的一個未來的職位,而此員工需要具備其他更多的能力。
實務上,組織可能以輪調的方式,將員工換至其他職位歷練,以豐富其視野,並培養其能力(「輪調」部分請參考淺談「工作設計(Job design)與工作再設計(Job redesign)」)。
具規模的企業組織亦可成立企業大學(corporate university),作為未來儲備人才、規劃策略的獨門利器(「企業大學」部分請參考企業大學2.0介紹-創造戰略性價值的工具)。
3.職涯發展:
也稱為「生涯發展」。協助員工規劃工作生涯,其焦點為提供必要的資訊與援助,幫助員工實現其生涯目標。
人資部門可規劃「職涯途徑(career pathing)」,即是一連串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、訓練、工作經驗等發展活動,其目的在使個人能在將來擔任更高的職位。
依據上述說明,故須鼓勵學習;員工可參與組織內訓,或是組織以外的培訓課程(由組織補助),以補足自己未來在更高職位的職能不足處。
4.組織發展:
促使組織系統的變遷,其焦點是根據新的組織策略性方向,來改變員工的態度與價值。
由於組織可能發生擴增、整併、業務縮減等動態,是故,舉辦相關說明會適度與員工「搏感情」,給予員工回饋機會,微調所採取之措施,亦是組織發展中的一環。
從員工的角度而言,原本的職涯發展規劃也可能由於組織的調整或變革而隨之改變,因而,員工亦須配合組織發展的方向,方能與組織趨向同行。
資料來源:
Van Tiem, D. M., Moseley, J. L., & Dessinger, J. C. (2001).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s: Enhancing people, processes, and organizations through performance technology. Silver Spring, MD: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.
留言列表